四川真的是獨得臭氧恩寵,四川生態環境廳幾乎每年都有發布與臭氧污染相關的預防消息,四川夏有臭氧、冬有霧霾。冬天的霧霾肉眼可見、大多數人還很警覺,會加強防護。然而夏天的臭氧污染則容易讓大家麻痹大意,但其帶來的傷害絲毫不弱于霧霾。
臭氧與臭氧污染據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與省氣象臺聯合會商,4月29日至5月3日,成都、自貢、瀘州、德陽、綿陽、遂寧、內江、樂山、南充、宜賓、廣安、達州、眉山、資陽等14市將出現臭氧連片污染過程,局部城市有中度污染風險,同時川南地區多數城市秸稈集中焚燒風險高,部分城市可能出現PM2.5疊加污染過程。
早在1840 年,臭氧就被人類發現。1906 年,臭氧首次被人類應用,在法國尼斯市設立了全球第一座臭氧凈水廠。迄今為止,人類使用臭氧已長達100年。
當大雷雨過后,空氣總是特別清新,而且有一股淡淡的鮮草味,這就是臭氧的氣味。另外,在森林里、瀑布下、海邊、河川,你都可以聞到這樣的氣味,所以可別因為它名為臭氧就覺得氣味不好聞。
臭氧是一種淡藍色氣體,具有強氧化性,普通人很難察覺到臭氧污染。不少人混淆臭氧層與臭氧的區別。自然界的臭氧,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公里至50公里的大氣中,被稱為臭氧層,它能有效阻擋紫外線,保護人類健康。但是近地面高濃度的臭氧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作用。
臭氧污染的形成需要三個條件:20℃以上的氣溫、充分的光照、已有的各種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污染。這也是為什么,臭氧污染在天氣晴朗的夏季比較容易出現在城市當中的原因。因為臭氧的生成和光照有直接聯系,因此被歸為光化學污染的一種。
臭氧污染則主要是人類生產生活中造成的人為污染,例如石化工業、加油站、汽車尾氣等,因為這些人為污染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(vocS)在太陽光照射的作用下大量形成。
臭氧一旦在地表劇集,濃度升高,則會形成污染,對動植物產生傷害。高濃度臭氧會對部分敏感人群造成眼睛和呼吸道刺激和損傷,并使植物發黃枯萎,可以說是妥妥的“健康殺手”。
控制臭氧污染,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協同削減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,結合各地污染狀況、產業特征、經濟社會發展水揮發性有機物平采取差異化控制策略。
如何避免高濃度臭氧對人體的傷害在平時的空氣中,臭氧是無毒的,只有在較高的濃度并較長時間處于臭氧環境中,其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,劑量決定毒性。
高濃度臭氧會損傷呼吸道和粘膜,常規防護對臭氧無效,但只要避免在陽光強烈的夏季長時間在室外活動就可以安然無恙。所以五一左右盡量減少中午12點至下午3點外出頻率即可。
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沒有特別可靠的臭氧污染防護設備,不要以為帶上防毒面具就可以抵擋高濃度臭氧污染。因此,應對臭氧污染最經濟有效的做法不是“防”,而是“躲”。
當然,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。只有當我們解決了臭氧生成前體氣體排放的問題,才能迎來擺脫臭氧污染的那一天。
生態環境是環環相扣的復雜系統,治理空氣污染需要更全面地理解其背后的污染原理,靈活地制定政策,而這都需要我們做好揮發性有機物長期作戰的準備。
周圍不少省市會受到影響,比如重慶、貴州、云南、湖北、廣西等,這些省市挨著四川,而且會受到大面積影響。本文章內容 來源于 百度知道 ,如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 2850832025@qq.com, 本網收到通知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本篇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