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房避免噪音,人盡皆知,有的人覺得住得高噪音就小,孰不知越高的樓層,噪音反而越大,那么究竟哪一層的噪音是最大的?有沒有具體的數據來解釋呢?
站得更高,看得更遠,現在不少市民傾向于購買樓層高的住宅,但入住之后,卻發現“住得越高,感覺越吵”。在市內選取多個高架橋邊上的高層建筑,實地測試噪音發現,高樓噪音隨樓層攀升而增大,汽車鳴笛聲和行駛中的大型車輛是主要噪音源,夜間馬路噪音最擾民。
實驗一:噪音會隨樓層攀升
時間:上午9:40
地點:城市繁華地段立交橋附近
選取了距離橋面約30米的一座高樓,用噪音測量儀實測各個樓層的噪音。測試時間正值早間車流高峰期,記者看到立交橋上車流不斷(1分鐘通行車輛約10輛),車行暢通但車速并不快,由于前方路口設有紅綠燈,站在高樓窗戶邊不時有大型車輛鳴笛、剎車、起步的聲音,該樓周邊的綠化植被并不多。
通過手持噪音測量儀對各個樓層測試發現,測量數據中最高樓層21樓的噪音音量是79.4分貝(平均值),而一樓的噪音是67.7分貝,相差11.7分貝。中間樓層11樓噪音為75.2分貝,在各樓層實測噪音數據中,相近幾層的噪音相差都在3分貝以下。總的趨勢來看,隨著樓層增高,噪音不斷增大。
隨后選取了一座距離高架橋最近不到20米的高樓進行噪音測試,橋面通行的車流量較大(1分鐘通行車輛約12輛),高架橋上安裝了隔音屏。
測量數據顯示,一層噪音60.8分貝,最高樓層14樓為55.2分貝。和上一組數據相比,安裝了隔音屏的高架橋附近樓層噪音有所降低。
實驗二:夜間馬路噪音最擾民
時間:夜間22:00
地點:高架橋附近的建筑
測試發現夜間馬路噪音和白天相差并不算大。
晚上22時許,手持噪音測試儀來到岳家嘴立交橋附近的一座高樓,此時車流量較白天10:00少了很多,1分鐘通行車輛約6輛,白天約10輛。現場測試了1-12樓的噪音音量,最低樓層1樓的噪音為68.4分貝,最高樓層12樓為71.1分貝,白天的噪聲數據則分別是,1樓74.4分貝,12樓83分貝。晚間噪音平均值比白天低8.9分貝,但仍然高出了夜間噪聲不高于45分貝的安全范圍。
隨后測試了二環線高架橋邊一座高樓夜間噪音數值,發現夜間噪音平均值約為56.8,和白天噪音平均值59.7分貝相差不到3分貝。有業主的臥室臨街,每天22點左右準備休息時仍能聽見高架橋上車輛行駛的聲音,夜間雜音少,反而比白天的嘈雜聲更顯得刺耳。
專家說法:理論上11層噪音通常較大
噪聲專家表示,各個樓層的噪音差別其實并不大,根據不同的時間、位置和周圍環境的變化,噪音的大小也會不同。據了解,市環保局曾在無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測試樓層的噪音,數據呈現出樓層越高噪音越大的趨勢,基本上在11層較大些。
考慮到外界環境的復雜性,如果噪聲的主要來源僅是馬路,往往底層和高層較小,中間層最大。地面反射,或者是對面建筑反射,高層的噪音源匯聚了各個方向的聲源,會造成高層建筑中間樓層噪聲最大。據解釋,汽車鳴笛和大型車輛起步、剎車、加速等聲音是高層建筑的噪聲源,車流量越大越明顯。
現實生活中,離噪音源越遠,噪音就越低,通常噪聲在空氣中的傳播會有一個衰減過程。但聲波還受周邊綠化和風速的干擾,受到低層綠化、建筑物的阻擋或吸收,再經過多次建筑聲學測量折射、反射后的噪音就減小了,而高層完全暴露在聲波的立體傳播下,噪音相對就大。除了交通噪音之外,住在高層的居民,往往還會被風的噪音影響到,風聲也可能成為噪音源。
防治措施:厚重的窗簾能幫助降噪
按照城市5類環境噪聲標準值,居民區白天不能超過55分貝,夜間不能超過45分貝;商業區白天不能超過60分貝,夜間不能超過50分貝。越來越多的高層住宅居民受噪音困擾,但實際上噪音治理情況并不理想。
高層建筑的噪音源較為復雜,要根本解決問題還需合理規劃。武漢共有多個部門共同管理噪音,環保部門負責有證門點經營性噪聲、工業企業生產性噪聲,交管部門負責交通車輛產生的噪聲,還有城管、工商、公安、鐵路、海事等部門分別負責商業及工地、無證經營、晨練及麻將、鐵路、水上航運等噪音。“在建筑設計之初,應合理規劃地面交通設施與鄰近建筑物布局,還要考慮到房屋的隔音效果問題,如使用隔音窗戶和隔音玻璃,利用隔音墻減噪。”
現行減噪措施主要以阻斷噪聲傳播途徑為主,采用吸音、隔音、音屏障、隔振、多栽樹等措施來緩解,如居民可將臨街窗戶更換雙層中空隔音玻璃。另外,厚重的、多孔的窗簾能幫助吸音,如更換布藝窗簾。再就是通過粗糙墻面或選用吸音壁紙來分散噪音,達到降噪目的。
60分貝以上屬于吵鬧
分貝是聲壓級的大小單位(符號:db)。
10分貝是人類耳朵剛剛能聽到的聲音;20分貝以下我們認為它是安靜的;40-60分貝屬于正常的交談聲音;60分貝以上屬于吵鬧范圍;90分貝以上就會使聽力受損;100-120分貝呆一分鐘,就可能導致暫時性失聰(致聾)。
(以上回答發布于2015-09-08,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準)
點擊查看更全面,更及時,更準確的新房信息
本文章內容 來源于 百度知道 ,如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 2850832025@qq.com, 本網收到通知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本篇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