溶于水中的氧稱為溶解氧,當水受到還原性物質污染時,溶解氧即下降, 而有藻類繁殖時,溶解氧呈過飽和,因此,水中溶解氧含量的變化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體受污染的程度。

碘量法測定溶解氧含量的原理:在水中加入硫酸錳及堿性碘化鉀溶液,生成氫氧化錳沉淀。此時氫氧化錳性質極不穩定,迅速與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錳酸錳:
MnSO4+2aOH=Mn(OH)2↓(白色)++Na2SO4
2Mn(OH)2+O2=2MnO(OH)2(棕色)
H2MnO3十Mn(OH)2=MnMnO3↓(棕色沉淀)+2H2O
加入濃硫酸使棕色沉淀(MnMn02)與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鉀發生反應,
而析出碘,溶解氧越多,析出的碘也越多,溶液的顏色也就越深

碘量法測定溶解氧含量的原理:在水中加入硫酸錳及堿性碘化鉀溶液,生成氫氧化錳沉淀。此時氫氧化錳性質極不穩定,迅速與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錳酸錳:
MnSO4+2aOH=Mn(OH)2↓(白色)++Na2SO4
2Mn(OH)2+O2=2MnO(OH)2(棕色)
H2MnO3十Mn(OH)2=MnMnO3↓(棕色沉淀)+2H2O
加入濃硫酸使棕色沉淀(MnMn02)與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鉀發生反應,
而析出碘,溶解氧越多,析出的碘也越多,溶液的顏色也就越深
本文章內容 來源于 百度知道 ,如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 2850832025@qq.com, 本網收到通知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本篇內容